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概论笔记2

http://teacher.eol.cn  来源:  作者:  2012-08-09  字体: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一、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主张教育就是为了发展人的智慧,使人的道德完善。他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倡导问答法,后人称为“产婆术”。

  柏拉图是希腊学园的创始者,《理想国》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既是改变人性的手段,又是建立和巩固“理想国”的工具,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规定统一学制;(2)强调早期教育。主张胎教,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主张让儿童在做游戏、学唱歌、听故事中受教育;(3)主张德、智、体、美和谐的教育;(4)提倡发展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代表作为《政治学》,他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教育应由国家负责,受国家控制,但反对女子受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应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教育年龄分期并提出相应教育主张的教育家,他把人从出生到21岁划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出生到7岁,为家庭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的身体;(2)第二阶段:从7岁到14岁,进入国家办的学校,接受和谐的教育,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3)第三阶段:从14岁到21岁,以智力教育为主,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理智灵魂。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有:意大利的维多利诺、荷兰的伊拉斯谟、英国的莫尔、法国的拉伯雷、蒙田等,他们的主要思想有:(1)提倡以人为中心:(2)要求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享受的意义;(3)强调人的价值,歌颂人的伟大,要求维护“人的尊严”;(4)提倡人的“自由意志”,重视发展人的个性。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有:(1)培养生气勃勃、身体强健、知识丰富、智力发达、勇敢进取和积极参加现实生活的人;(2)主张打破学校的等级限制,扩大教育对象,兴办多种学校;(3)在教学内容上,大力提倡体育,重视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4)主张扩大学习内容,增加自然、物理、地理、历史等;(5)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和个别差异,采用直观教具,发挥学习积极性。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着作《大教学论》被称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认为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道德教育理论,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根据“统觉”学说,提出形式教学阶段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经他的学生莱因发展为五阶段: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和应用。凯洛夫又将其演变为“五步法”:复习、引入、讲解、总结和练习,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中小学曾广泛采用这一教学模式。

  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经日本传入中国,对当时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赫尔巴特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和教室中心”)教育理论要点:(1)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学生的学习围绕教师;(2)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于教科书和教师的讲授;(3)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教育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进步教育运动最清楚明白、最全面的宣言”,是教育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杜威以反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面目出现,他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实践活动和实际经验对获得知识的重要性,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主张在学校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二、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把“学而优”作为入仕的必备条件。

  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道德规范)和“仁”(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孔子的教学主导思想是“学而知之”,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以致用”。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着,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开始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记》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

  《学记》提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四大原则:(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4)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

  《学记》主张尊师,认为尊师才能重道,重道后人才会爱学好学(“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学者有关大学教育的一篇专论,是一篇道德教育的专论,对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步骤等重要问题作了论述,被称为“我国第一本较系统的德育原理教科书”,提出了道德教育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所谓的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指“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

  八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条为修己,后三条为治人;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人,治人又必须以修己为前提;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皆以修身为本”。

  《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被称为我国“家训之祖”,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儿童教育思想:(1)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应抓住时机及早进行教育,越早越好,主张应实施胎教;(2)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应当严与慈相结合,反对溺爱和放任;(3)对子女应一律平等,切忌偏宠;(4)儿童语言学习时应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5)重视道德教育,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应采用“风化”的方式。

  《师说》是中国古代阐述教师问题的名篇,作者韩愈,《师说》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三方面:(1)简明扼要地概括教师的三项职责,即传授道理、教授学生和解除疑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2)提出以“道”为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3)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清末,西方教育理论借道日本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形成近代西方教育理论输入的第一个高潮,其特点为:(1)以日本教育理论书籍为主要载体,以译书为主要方式,以留学生和来华日本教习为主要力量;(2)以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为主体;(3)对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

  由日本文学士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是第一部从日文翻译过来的教育学理论着作。

  辛亥革命之后,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教育以美国教育为学习蓝本,尤以20世纪20年代为高潮。

  受邀来华讲学、访问的美国教育学专家有: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育史专家孟禄、教育测量专家麦柯尔、道尔顿制创始者柏克赫司特、设计教学法倡导者克伯屈、文纳特卡制创始人华虚朋等。

  陶行知、陈鹤琴在借鉴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同时,根据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况,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理论,在学习外国教育理论结合本国国情这一重大问题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建国初期,我国在教育上积极学习苏联的经验,影响最大的是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该书作为师范院校教育学教科书,力图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教育问题,研究社会主义教育规律;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929年庄泽宣明确提出“新教育中国化”问题,认为新教育中国化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合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力,合于中国的社会状况,能发扬民族的优点,能改良中国人的恶根性”。

  1983年5月,教育部召开全国第二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研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

  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4)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教师人才招聘 

教师人才招聘

教师资格完美备考方案 教师招聘考试每月大事记 教师面试问题 教师面试技巧
高校教师招聘网络推荐季 师范生报考指南 人气排行 师范院校月人气关注度排行榜
教师招聘系统高校评选 教师心理健康:压力 倦怠 特岗教师报考指南 常见问题
教师招聘频道精彩专题汇总 教师导航 教师招聘指南 免费师范生指南 招聘 专业
教师入编考试 招聘考试 教师旅游 “特岗教师”要有特殊保证 中国大学排行榜 600强 师范类
全国高校海外人才网络视频招聘会 博士后科学基金获助人员名单 报考指南 统考分析 答辩技巧 真题

收藏此页   好友分享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每周四发刊中小学教师招聘电子周刊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