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大纲考点当代学习理论
http://teacher.eol.cn 来源: 作者: 2012-07-27 字体:大 中 小
5.1.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
7 5.1.1.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
学习的过程:五阶段论
博学:多闻、多见
审问:多问、善疑
慎思:推究穷研,深沉潜思,知其所然
明辨:分清真假、善恶、美丑、是非
笃行:付诸践履,见诸行动
学习的心理条件
志向要远大
注意要集中
兴趣要稳定
情感要热烈
意志要坚强
5.1.2.现代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
强调学习刺激育反应的联接,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与改变行为。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苛勒(德国心理学家)、托尔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强
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学习。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
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5.2.学习的心理条件
5.2.1.智力因素与学习
智力因素
观察力: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
记忆力: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
想象力:想象是使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
思维力: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是上述各种心理因素的综
合。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
5.2.2.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非智力因素
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
兴趣:是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反应,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
审美感等。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克服各种困难,调节内外活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
程,包括决心、信心和恒心三个要素。
性格:是足以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核心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包括生活原
8 则、对现实的态度和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性格的核心内容。
对学习活动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
5.3.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5.3.1.知识的学习过程
知识学习的概念:
是指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三个条件:
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心向
知识学习两种基本方式:
接受学习:是把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用言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学习者将其与认
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建立联系,这实质上就是意义(知识)的接受性获得。
发现学习: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
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
组织或转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