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年中学教师考试心理学仿真模拟试题四(4)

http://teacher.eol.cn  来源:  作者:  2012-08-07  字体:  

  2012年中学教师考试心理学仿真模拟试题四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年。

  A.1903

  B.1904

  C.1905

  D.1906

  E.1907

  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3.皮亚杰认为影响发展的因素有( )。

  A.成熟

  B.练习和经验

  C.遗传

  D.社会性经验

  E.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4.小明在智力测验中的得分为95,而与小明同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80,那么小明的智商是( )。

  A.85

  B.95

  C.105

  D.115

  E.125

  5.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E.内在性

  6.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E.桑代克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E.分类

  8.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E.条件刺激

  9.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E.分化

  10.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

  C.产生式系统

  D.图式

  E.认知结构

  11.儿童在知道“苹果”、“梨”是“水果”后,再学习“香蕉”也是一种“水果”,这种学习叫做( )。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E.概念学习

  12.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即(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E.内化阶段

  13.态度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我们认为包括( )。

  A.认知成分

  B.外部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E.内部成分

  14.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E.依从

  15.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

  C.高智商一定有高创造性

  D.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

  E.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一定不高

  16.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的一些个性特征包括( )。

  A.具有幽默感

  B.有抱负

  C.喜欢幻想

  D.有强烈的好奇心

  E.具有独立性

  17.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E.直接动机

  18.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E.内部学习动机

  19.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E.正玄关系

  20.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

  E.新的意义

  21.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

  A.记忆术

  B.做笔记

  C.提问

  D.生成性学习

  E.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22.“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这是( )的观点。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E.相似说

  2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共同提出了迁移的( )理论。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E.官能说

  24.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焦虑

  B.紧张

  C.情绪低落

  D.注意障碍

  E.烦躁不安

  25.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

  A.焦虑症

  B.依赖型人格障碍

  C.抑郁症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E.性偏差

  26.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 )方面存在差异。

  A.课时计划

  B.课前准备

  C.课堂教学过程

  D.课后教学评价

  E.师生交往

  27.下列属于教学环境的因素有( )。

  A.课堂照明

  B.黑板

  C.师生关系

  D.同学关系

  E.社会文化背景

  28.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有( )。

  A.目的更明确

  B.持久性明显发展

  C.精确性提高

  D.概括性更强

  E.系统性更强

  29.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愿意学,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强化律

  E.反馈律

  30.凭借关于水流的知识来理解电流,这种学习的方式,奥苏贝尔称之为( )。

  A.同化学习

  B.顺应学习

  C.上位学习

  D.下位学习

  E.组合学习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课堂纪律、__________、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2.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而心理发展又包括认知发展和__________。

  3.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__________和评价三个过程。

  4.__________就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一个知识单元,它包括与某主题相关的一套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其构成了感知、理解外界信息的框架结构。

  5.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将知识划分为具体知识和__________ 。

  6.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__________与操作技能两种。

  7.__________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8.__________是指不断明确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通过一定的运算操作来缩减这种差距,从而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9.__________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

  10.__________是指指向学习结果的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11.一般而言,学习策略包含着认知策略、__________ 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

  1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__________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3.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__________ 。

  14.__________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5.__________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2.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对立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3.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法则,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4.班杜拉的观点和行为主义的基本论调是:未来行为的出现并非直接取决于当前行为的结果,而是由于人认识到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产生了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这种期望是对结果的期望,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5.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阻碍作用。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叫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何特点?

  2.为何要理学科的基本结构?

  3.简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4.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l5分,共30分)

  1.试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2.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教师人才招聘 

教师人才招聘

教师资格完美备考方案 教师招聘考试每月大事记 教师面试问题 教师面试技巧
高校教师招聘网络推荐季 师范生报考指南 人气排行 师范院校月人气关注度排行榜
教师招聘系统高校评选 教师心理健康:压力 倦怠 特岗教师报考指南 常见问题
教师招聘频道精彩专题汇总 教师导航 教师招聘指南 免费师范生指南 招聘 专业
教师入编考试 招聘考试 教师旅游 “特岗教师”要有特殊保证 中国大学排行榜 600强 师范类
全国高校海外人才网络视频招聘会 博士后科学基金获助人员名单 报考指南 统考分析 答辩技巧 真题

收藏此页   好友分享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每周四发刊中小学教师招聘电子周刊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